男女主角分别是郑板桥陶渊明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岁月纪事 番外》,由网络作家“用户11091833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谢去,落英纷纷,铺满一地,每天早晨起来,总要打扫一番。葱绿的树叶渐渐稠密起来,两棵柿树枝叶相连,遮天蔽日。偌大的树荫影子罩在光滑的水泥地上,缕缕阳光从枝叶罅隙间洒在树荫里,微风吹过,那画面就像电影中的空镜头。若在朗月照耀的夜晚,树荫的影子投在雪白的墙上,又好似两幅动态的水墨画儿。炎热的夏季是柿树的旺长期。晴天,密密的柿叶为你遮挡了炎炎烈日,一方茶桌摆在柿树荫凉里,吸着新鲜空气,休息、饮茶、看书或者听音乐,那是夏日里最惬意的享受。风雨潇潇的日子,是文学创作的好时光。这时,我总爱坐在书桌旁,透过窗玻璃,看那柿树风雨中摇曳的姿影,听那雨打树叶儿的刷刷声,尘封的情感故事重又泛起涟漪,创作的冲动如波浪汹涌。往日的情景和着雨声在键盘上轻轻敲打出...
《岁月纪事 番外》精彩片段
谢去,落英纷纷,铺满一地,每天早晨起来,总要打扫一番。葱绿的树叶渐渐稠密起来,两棵柿树枝叶相连,遮天蔽日。偌大的树荫影子罩在光滑的水泥地上,缕缕阳光从枝叶罅隙间洒在树荫里,微风吹过,那画面就像电影中的空镜头。若在朗月照耀的夜晚,树荫的影子投在雪白的墙上,又好似两幅动态的水墨画儿。炎热的夏季是柿树的旺长期。晴天,密密的柿叶为你遮挡了炎炎烈日,一方茶桌摆在柿树荫凉里,吸着新鲜空气,休息、饮茶、看书或者听音乐,那是夏日里最惬意的享受。风雨潇潇的日子,是文学创作的好时光。这时,我总爱坐在书桌旁,透过窗玻璃,看那柿树风雨中摇曳的姿影,听那雨打树叶儿的刷刷声,尘封的情感故事重又泛起涟漪,创作的冲动如波浪汹涌。往日的情景和着雨声在键盘上轻轻敲打出一行行优美的文字……
秋天,是柿子成熟的季节。农谚说:“七月的核桃八月的梨,九月的柿子乱赶集。”这是言本土涩柿的成熟期,而甜柿却要到十月上旬才成熟。这时候,瑟瑟秋风已使人感到丝丝凉意。若南方暖湿气与北方冷空气相遇,天空骤然落下几场秋雨,且是一场秋雨一场寒。此时,树上的柿子已着色成熟,叶子也由墨绿变作紫黄。一夜风吹雨打,黄叶簌簌飘落,树上只剩下累累果实,金光灿灿,个个还挂着晶莹的水珠。此情此景,触动了我的创作灵感,随即录下一段视频,配上音乐,发布到网上,并即兴写下一首小诗:《小院深秋》——
初升的阳光照在屋顶上,
一群麻雀,在叽叽喳喳晒太阳。
炊烟袅袅,一缕轻飘飘的乡愁,
就悠悠挂在
院中的老柿树上。
绚烂秋色,已将累累果实
染成浓艳的金黄。
一夜风雨,幻变了绿叶繁华,
片片飘落,簌簌吟唱。
看那挂满枝头的红灯笼哟,
着实火了乡村十月,
亮了农院风光!
秋已尽,冬季到来,天气渐冷,树
向村东看电影。苍苍老柏树下,一方银幕演映了多少激动人心的历史乐章,再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。那看电影的场景,那影片优美的旋律、动人的故事,给那时的人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记忆啊!
星移斗转,乡村巨变,村东古柏之畔诞生了一所乡村小学,每当黎明悄悄点燃东方云天的时刻,巍巍古柏间便飞荡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。伴随着冉冉东升的朝阳,孩子们那稚嫩蓬勃的书声愈来愈浓,终于化作澎湃的春潮在故乡大地上汹涌。此时此刻,我的家乡整个儿陶醉在这激越昂扬的晨韵中了……
深山丛中一园竹
贾庆斌
山之竹林,这在南方的山不足为奇,而在北方的山却极其罕见了。而邹东田黄镇境内的十八盘山,就长着那么一片青青翠竹,虽称不上竹林,却也浓缩着南方竹林的风韵景致。当地山民自古以来叫这地方为竹子园。自十八盘山西南麓柴炭店游览,登上约一公里的山峪蜿蜒小路,穿过一片茂密松林,豁然可见百亩见方的开阔园地,园里生长着一片绿绿的竹子,这便是人们所谓十八盘胜景之一的竹子园了。竹林以外,果树杂生,阡陌纵横,农院小屋,藏于深处;炊烟袅袅,鸡犬相闻。时值金秋,清风拂林,瓜果飘香。沉醉于幽静恬适的田园风光之中,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桃源风光。
相传,明朝时期,山下出了一名为政清廉、刚正不阿的当朝官员。从政数年,却得罪了不少腐败同僚,因而受到诬陷排挤。官场黑暗,清官难做。他愤然辞官归田,隐居十八盘山深处,躬耕僻野,自食其力。他在山中开荒种下了一片竹子,以志清风气节……
此故事颇有些像生性耿直,为官清廉,嫉恶如仇,因得罪了豪绅权贵、奸佞小人被黜免官职的潍县县令郑板桥。人们到此听风赏竹,定会很自然地想起郑板桥那首脍炙人口的《潍县署中画竹呈包年博大中正括》绝句诗: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;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郑板桥一生画下多幅竹子图并
写下多篇题竹诗,唯独此首题竹诗最深得读者的钟爱与共鸣。临别潍县,年已60岁的郑板桥,欣然画竹题诗相赠挚友同僚,将他对潍县百姓的依恋深情和对同僚的嘱托之意浓缩在诗、画中。封建社会里,难能可贵之处,就在于他作为一方百姓衣食父母官,对民众之疾苦和生活中的一枝一叶,常挂心怀,透过他的竹子图和题竹诗,我们足可察知他的爱民之心了。如果你是一名从政者或是执政者,当你游览至此,观竹赏景,是否也想到了人民群众的一枝一叶?从沙沙竹叶声中,是否也听到了民间疾苦声?是否也欣赏那个来自民间的竹子园的故事?如此看来,无论官职大小的领导者,都应该心怀“深山丛中一园竹”,深深记取郑板桥的这首题竹诗。为官一方,从政一世,清正廉洁,关心人民疾苦,与人民息息相关,心心相印。你是否也该留下高风亮节让人去怀念,是否也该留下一段佳话让百姓去传说?如果真是这样,也才不枉您到此一游。
听取蛙声一片
贾庆斌
出学校西门越过一条马路,是一片傍河开阔农田。方格稿纸般的洼地,壕渠纵横。农田里种着小麦,清亮亮的壕水里生长着青绿稻苗。农田西望河堰上林立着伟岸的杨柳树,长长地,犹如一道绿色长城。这地方,是我们课余消遣的好去处。
过了立夏,小麦扬花。这时节,温馨的小南风悠悠吹拂着,风里弥漫着麦花的清香。隐居麦田的青蛙们,或潜伏在麦垅间捕食害虫,或蹲卧在稻秧间等待产卵。夜晚来临,月上柳梢,青蛙们欢快地演奏起清脆悦耳的梆子曲。这情景,很自然地让人忆起辛弃疾的词: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,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……”
下了晚自习,同窗挚友相约,三三两两走进那片魅力无穷的麦田。
同学们或神情专注地坐在田埂上,或自由自在地徜徉于田间小路上。大家嗅着麦花的清香,望着月光笼罩的麦田,静静地听那青蛙乐手们合奏,就像在欣赏一场大自然绝伦的音乐会:“咯咯咯,咯咯咯……”这乡村
一片……,”天真烂漫的孩子再也唱不出“小燕子,穿花衣,年年春天来这里……”。
月亮已经西斜,如水的月光悄悄地爬过写字桌,室内一片朦胧。蟋蟀戛然谢幕。书房里一派沉寂。室外隐约传来秋虫微弱的哀鸣。我的纷乱的思绪并未就此平息下来,辗转反侧中又陷入了另一番深深的思索……
夜晚的蛙声哟,陶醉了清风明月,甜润了人们干渴的心灵!农谚云:蛤蟆(青蛙)打哇哇,四十五天喝疙瘩。青蛙欢叫,预示着有白面疙瘩汤喝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。平日里,人们难得喝上一顿白面汤。想到此,我的极想喝上一碗白面疙瘩汤的馋瘾,就美滋滋地升上心头……
柳树的柔枝在夜风中婆娑飘曳,仿佛在为青蛙们出色的合唱伴舞;杨树的叶子在夜风中哗哗作响,仿佛在为青蛙们出色的演奏热烈鼓掌。来到野外,大家像出笼的小鸟,平心静气地听这源于大自然的天籁清音,就像品到了一首清新的田园诗,又好像欣赏到了一支优美的抒情曲,心情变得格外明朗,惬意,沉闷、烦躁的情绪一扫而光。
月光愈皎洁,青蛙的叫声愈清亮:“咯咯咯!咯咯咯!”犹如春潮,激荡夜空,飘向远方。校园里,熄灯铃响过,我们仍在那片坦荡的麦田里流连。高中两载,许多往事如烟云飘散。而校外那片月光下的麦田和那初夏夜晚的蛙声,却清晰地回放在我的脑海里。
清秋夜曲
贾庆斌
去岁清秋,我家乔迁新居之时,两只蟋蟀乘隙潜入书房,流连其间,夜夜发出悠悠弹奏之声。这如琴如弦的天籁清音,给这宽敞明亮的居室平添了几分喜庆气氛。蟋蟀,又名促织,我们这地方叫它蛐蛐儿,因其两翅摩擦发出蛐蛐之声而得名。蟋蟀堪称自然界的杰出演奏家,夜静时,那音质尤为清脆响亮,那旋律缠绵而悠长。第一次发现蟋蟀的行踪是在临窗写字桌的书页上。天性好奇的儿子拿了手电筒就要去捕捉,我却赶忙上前阻止:“不要惊扰它,就让它们自由自在地歌唱吧!”于是,我们不忍搅了它们这场音乐晚会,不拉灯,悄悄地绕开写字桌,轻轻推开书房内间的门扉,躺在床上静心听那虫儿们美妙悠扬的弹奏。
是夜,一轮满月挂在院中的树梢,室内亮若白昼。清澈的月光泻满一桌一地,那蟋蟀就沐在月色中忘情地合奏:蛐蛐……山溪流瀑般经久不息。多少年了没有听到这醉人的夜曲了!童年时秋天的夜晚,随处都可欣赏
最新评论